首页 > 行业 > 正文

潮评丨我们需要怎样的“开学仪式感”?

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胡欣红

图片来自上游新闻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近日,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,呼吁整治“开学仪式感”乱象,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“绑架”。她还晒出了自己向有关部门反映的内容,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支持,跟帖评论过千条。

新学期新气象,欢迎学生返校不仅是一种形式,更蕴含着诸多教育内涵,是开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。尤其是对初次踏入校园的新生来说,满满的仪式感会让他们对新的地方迅速产生认同,帮助他们有效融入新环境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新学期的仪式在打扫卫生领新书的基础上不断“升级”:桌子上放着“心想事成”的橙子、“平平安安”的苹果,以及“聪明伶俐”的大葱;从老师手中领取“越来越棒”的棒棒糖;穿过拱门、敲击准备好的鼓,寓意“一鸣惊人”……

适当的仪式感有助于让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进入新学期,但刻意追求仪式感,就变味成为了仪式而仪式,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。

首先,直接加重了家长和老师的负担。搞一个活动,从策划到落实,离不开精力、财力和人力的投入。开学工作千头万绪,老师要做的事情很多,如果被一些营造开学仪式感的活动牵扯太多精力,当然得不偿失。在快节奏的当下,家长们也很忙,同样经不起“折腾”。

其次,造成了浪费和攀比。营造“仪式感”通常是在班级教室用气球、彩带、拉花、彩印KT版等一次性用品进行装饰,再搭配一些小零食进行布置。购买这些“道具”基本上是通过班费开支的,分摊到每个孩子身上虽然数额不会太大,但这些装饰用品用完一次就丢弃,既浪费钱又污染环境。而且,这种“比拼”还极易在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攀比之风,得不偿失。

其三,加剧焦虑背离本意。在高度重视孩子教育的当下,很多家长本来就有焦虑情绪,对与孩子相关的任何风吹草动特别敏感。刻意追求仪式感,当然会加剧其内心的焦虑。

不仅如此,当孩子开学第一天来到教室就像来到派对现场一样,看着花里胡哨的装饰吃着零食,高兴固然是高兴了,可未免有喧宾夺主之虞。学习是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乐事,但并不是开开心心、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,很多时候需要面对挑战,克服很多困难。置身于这种冲淡混淆主题的“开学仪式感”之中,孩子们能把心思收回来,专注于学习吗?

这类营造“开学仪式感”的活动是如何“变味”的?大抵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原因:一是部分家长攀比心理较重,二是有些学校和老师注重这样的面子工程,三则是不少商家借此机会营销,贩卖焦虑以销售商品。

要想避免被所谓的仪式感“绑架”,部分家长固然需要反省,学校更应该对症下药,加以引导规范。一方面,学校可以适度开展一些学校层面的欢迎仪式,满足孩子和一些家长的“刚需”。比如,除了常规的彩旗和欢迎标语之外,可以在进入校园大门的显眼位置,设置照片墙、签名墙或拍照留念点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“获得感”。另一方面,学校应该旗帜鲜明地向老师和家长们表明态度,坚决反对挖空心思的“折腾”。教师节要不要向老师“意思”一下,曾一度令很多家长纠结不已,可是当学校和老师通过一条短信等方式充分表明态度之后,也就不必再纠结。“开学仪式感”变味看似难解,其实有些时候也就是学校一句话的问题。
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对于“开学仪式感”,当然不能一刀切,理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考量。但用心用情,简单而不失隆重,理应是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。惟其如此,才能让“开学仪式感”回归本意,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南极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