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电影中的梅到底是一个被记录者,还是一个艺术化的角色?如何定义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区别?关于上海和上海人是否还有更多面的艺术呈现方式?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模糊着生活与电影的距离,也在这个电影节留下了有关上海、上海电影以及电影艺术本身的思考
开票后不久,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增了5场影片放映。有趣的是,其中有两场是沪语片,它们是入围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的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和为谢晋经典影片重新做沪语配音的《大李小李和老李》。两部都是今年上影节的抢票热门,这或许也透露出上海观众对本土题材和普通人故事的偏爱。
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是一部气质独特的影片,很难去定义它的类型。很多观众都对海报上那幅“梅纳丽莎”(主人公梅)油画像一见钟情。鬈发、红唇、香烟、墨镜,她将那些海派气息元素集于一身,但又不是那种柔中带嗲的上海小女人,她的冷酷和倔强里散发着洞悉一切的生活强者之气。
影片讲述了年过七旬的上海阿姨寻找爱情的故事。梅是一个真实存在于这座城市中的人,她每天从郊区附近的出租房出发,乘坐地铁往来于浦东和浦西,寻找合适的爱情和房子。导演罗冬使用了类似剧情片的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,用几场荒诞的相亲和社交、糟糕的看房经历交织串联起梅的生活。影片混合了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,真实场景中的跟踪拍摄以及梅的种种自然流露,都不时唤起观众关于纪录片的审美体验。观众就像坐在公交车上的梅,跟着她走入人民广场相亲角、宜家、老年舞厅、棋牌室等各种场所,不知道故事会开往何方,在何时结局。人们觉得,那久违的、熟悉的上海市井气息扑面而来,而片中人物的沪语对白堪称生猛、扎劲。
有时,唯美的特写镜头和精准的情节把控又会令观众恍惚。当梅和一位相亲爷叔在公园里聊着缘分时,画面把他们正好框在满月形的门里,眼见两人缘分将散,镜头微微一晃,晃出江南文艺片的淡淡哀愁。一个段落里,梅一本正经地和打来电话的女儿说“我在忙着拍电影”,第四堵墙悄然在银幕外竖起。夜晚,梅陶醉地唱起“明知道爱情像流水,管他去爱谁,我要美酒加咖啡,一杯再一杯”,仿佛特意给自己的故事做着注脚和和声。这种真实与虚构边界的模糊感,让观众更着迷于影片所营造的氛围。
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在形式上的耐人寻味之处,体现出导演在创作手法上的独特思考。梅是个有故事的人,但要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,显然更多有赖于镜头的选择和剪辑。导演罗冬此前透露,影片中所呈现的内容只有拍摄素材的约二十分之一,为了保证电影叙事和角色的完整性,有许多不得不放弃的部分。
梅是一位语言上的天才和生活的洞察家,她会当面揭穿相亲对象走路腿脚不稳还谎称身体强健,会在饭桌上大谈红烧肉吃多了容易长斑……黑车司机问梅要60元的打车费,梅白眼一翻,“15元,不能再多了,你以为我是刚从十六铺下来的吗?”几乎可以确信,这样的台词是编剧编不出的。梅像是上海市井中的坂元裕二,精准犀利又不失冷幽默的吐槽是她的语言底色,有时想想她的话又不失哲学的意味。
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是一部纯正的上海电影,里面的很多梗是要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、对上海有所了解后才能懂的。影片中地道的沪语对白,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观众的方言听力水平,毕竟有时候字幕只能意译传达,但对于想要了解这座城市另一面的人来说,这部电影无疑提供了一个特别的学习文本。
梅的身上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,她会藏起蜗居中的落魄,每天精心画好眉毛和口红,拖着拖车出去寻找新的爱情和生活。我们只能从电影中窥见她生活的一角,她的生活本身可能比电影更为离奇和精彩,但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电影,也在于它独有的艺术语言能将生活提炼出更醇厚的味道。电影中的梅到底是一个被记录者,还是一个艺术化的角色?如何定义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区别?关于上海和上海人是否还有更多面的艺术呈现方式?《梅的白天和黑夜》模糊着生活与电影的距离,也在这个电影节留下了有关上海、上海电影以及电影艺术本身的思考。(兔美)
关键词: